吉林省帶領扶貧“洼地”的農民走上致富路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一包養網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a600e5e8c5f3.64550369.

(原標題:扶貧“洼地”的農民如何走上致富路——吉林省農村殘疾人扶貧工作紀實)

本報記者 崔麗

4包養網月底,吉林省的黑土地剛剛蘇醒,農村就活躍著殘疾人勤奮致富的身影。吉林包養甜心網市豐滿區前二道鄉張家溝果蔬合作社的甜瓜大棚內,一級包養女人帶頭人黃文昌帶著幾個二級帶頭人傳授種瓜技術。他們都是殘疾人,馬甜心花園鄉村二級帶頭人常榮說:“殘疾人想干點事不容易。多虧有了‘帶傳’培訓,殘疾人有了學包養技術的路子,現在都是多面手了。”

吉林省是農業大省,農村殘疾人數量多,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吉林省共包養網有農村殘疾人104.9萬人,占殘疾人總數的包養54.32%。本世紀以來,吉林省通過多種扶持措施,使農村貧困殘疾人生活狀況得到有效改善,與包養網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

帶傳培訓工程包養女人——讓殘疾人有學技術的途包養網dcard

2007年,吉林市殘聯探索實施包養網了“一帶十傳百培訓計劃”,即包養網車馬費在每個鄉包養網站鎮至少培訓一名殘疾人“一級帶頭人”,帶領數十名殘疾人“二級帶頭人”,向數百名殘疾人傳授農業生產技術技能的培訓計劃。吉林市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劉保忠說包養價格:“一般的扶包養網單次助手段難以從根本上幫助農村殘疾人解決貧困問題,‘帶傳培訓計劃’使殘疾人幫助殘疾人,互相包養網車馬費溝通起來效果更好,示范起來更有說服力。”

一進吉林市豐滿區小白山鄉農民張云山農家樂風味餐廳的門,就可以看到4塊顯示屏,里面是一頭頭活蹦亂跳的黑山豬。這個創意是張云山自己提出來的。張云山是小白山鄉的一級帶頭人,1994年,他在加工魚飼料時不慎被機器將左手四指絞斷。2007年2月,市殘聯組織發起了“一帶十傳百”培訓,他被鄉里推舉為一級帶頭人參加培訓。幾年來,通過培訓,他不斷擴大自己的經營范圍,形成了養魚、包養管道養雞、養豬和種植相結合的循環生態經濟。

包養洪貴是孤店子鎮的一級帶頭人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經過20多年的艱苦奮斗,他創辦了吉林市吉得利工貿公司。幾年來,公司安排50多名殘疾人就業,其中3名殘疾人由于技術差,管理人員多次建議辭退,但他毅然留用,并包養幫助這臺灣包養網3名殘疾人掌握了技術。

目前,吉林市78個包養網VIP鄉鎮有43373名殘疾人參加了“帶傳培訓計劃”,其中“一級帶頭人”92人,“二級帶頭人”1392人。據“帶傳培訓數據庫”3年數據綜合評估顯示,參加“帶傳培訓計劃”兩年以上的殘疾人,平均包養網評價每戶同比增收超過千元,3年累計增收包養站長1.5億元,大幅度縮小了與農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

殘疾人農機互助組——讓殘疾人免費享受機械化服務

長春市雙陽區齊家鎮三姓村一社齊晟殘疾人農機包養網VIP合作社社員沙志勤今年種地不用愁了,他家有15畝地,在加入殘疾人農機合作社之前,他每年都要雇人種地;加入合作社之后,從種到收都由合作社管了。合作社理事長李洪光介紹,去年,區殘聯為合作社投資34萬元、購買大中型拖拉機兩臺、玉米聯合收割機一臺、免耕播種機一臺,合作社和殘聯簽訂了合同,約定為村里殘疾人免費田間作業。

2009年開始,長春市殘聯把“帶傳培訓工程”與農機投放相結合,市、區兩級政包養網府和殘聯投入資金1015萬元,組建殘疾人農機合作社和互包養助組。農村貧困殘疾人戶自愿組成殘疾人農機互助組,互助組組長與上級殘聯簽訂協議,申領農機具,殘聯為農機協作戶提供生產所必需的勞務,在完成這些協作義務后,農機領用代管戶可以通過經營這些農機具獲包養app取收益。

長春市實施農機互助組試點以來,市、區兩級共投入資包養網ppt金10包養網15萬元,免包養金額費發放農機具1556臺(套),組建農機合作社4個,互助組384個,有1867戶殘困戶加入互助組(合作社),受益殘疾人共1包養條件922人,輻射5928人,免費耕種土地面積16747畝。通過對互助組(合作社)試點成效的跟蹤考核和績效評估,入組殘疾人家庭每畝地一年可增加收入近200元,平均每戶一年增加收入2000元左右。

TC:sugarpopular900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